热线:0571 - 85053715
邮箱:609515464@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金融频道 > 财经新闻
这些城市消费更加国际化了
发布时间:2022-08-16 10:26:15 Tue   

上海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培育100个左右的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市民从身边小店的点滴变化中触摸城市肌理、共享便捷生活。北京培育多元化消费业态,正打造智慧商圈、规划建设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用数字信息技术助力消费创新发展。

一年来,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也成为提振市场信心、激发消费活力的重要抓手。

2021年,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8万亿元,同比增长13.5%,规模居全国首位。北京市总消费、服务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1%、13.4%和8.4%。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继京沪之后的“双万亿”第三城。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5%,在疫情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下,消费市场依然红红火火。

几座城市有关负责人都提到,各相关单位加速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取得了突出成果。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我国消费市场升级和消费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梁威认为,随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有序推进,优质消费资源加快在大型中心城市集聚,消费供给持续优化,符合居民消费升级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商品和服务供给增加,这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

拓展空间还很大

——上海、北京商业设施供给总量与纽约、东京持平,但消费总额、人均消费额仍有较大上升潜力

放眼全球,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汇聚了顶级消费资源,是公认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它们相比,中国城市还有多大差距?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研究显示,现阶段来看,上海、北京商业设施供给总量和人均商业营业面积已与纽约、东京等城市持平。

例如,从国际知名品牌集聚度来看,北京、上海等城市位列全球前茅,尤其是上海全球零售商集聚度达55.3%,在全球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迪拜。从人均商业营业面积来看,据统计,北京人均商业营业面积达到2平方米、上海人均商业营业面积为1.4平方米,与其他国际大型城市人均营业面积基本相当。

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研究也表明,与国际城市相比,现阶段京沪无论是消费总额还是人均消费额都还存在较大的上升潜力。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城市都是在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左右时,由生产、贸易、金融中心逐渐发展为现代服务业和高端零售品牌的聚集地,从而确立其在全球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地位。在中国,北京、上海人均GDP均已突破2万美元,从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正当其时。

梁威认为,未来还应大力推进品牌强国建设,鼓励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持续提升中国自主品牌的全球影响力与认知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开放,优化健康、养老、托育等服务业供给,构建国际化的服务消费体系;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有序培育新兴消费热点,增强消费市场活力。

随着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走向深入,新的商业载体、国际品牌正加速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元素的多元化未来消费场景也在谋划中。

在广州,上半年全市高端商贸业新洽谈项目166个;签约项目44个,协议投资总额252.12亿元;注册项目59个,协议投资总额75.87亿元。广州方面明确提出共建湾区消费供给市场,打造出集聚优品的全球贸易枢纽、服务湾区的国际消费门户。

在天津,上半年举办的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2年重大商业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中,75个商业项目顺利开工签约,总投资380多亿元。国金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等一批商业地标和高端消费集聚地正迎面走来。

汇聚全球消费资源、引领消费潮流风尚、辐射周边区域联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充满无限想象空间。

来源:人民网    作者:记者 李 婕    编辑:张泓
现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市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已满周年。对于中国城市来说,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尚属新的探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