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蒋烨和另一个同事一起揽机场线。从市区到机场,出租车跑一趟,至少一百多元,一天只要做几个接机送机的单子,营业额就上去了。微信揽客效果的确不错,加入他们队伍的人慢慢变多,蒋烨开始定“规矩”:车辆要干净整洁,对客人要守时守信,服务质量要重视——这些都是车队的成员须遵守的规则。除此之外,入队的司机必须配备大屏幕的智能手机,要能熟练使用微信,车里必须有网络等。
蒋烨的微信现在叫“杭州出租车预约V车队”,通过他的微信公众账号提供系统入口,客户点击“我要约车”,会自动链接到系统平台。约车成功后,平台自动推送订单信息,一小时内的订单会上线。
这个账号不仅是单纯的微信接单,也成了车队的管理平台,比方约定一个时间,车队成员开微信会议,反馈客户信息。“很多老客户会将乘车感受反馈给我们,做得不好的司机,我们会教育。”
靠谱的服务模式让V车队拥有了很多老客户。“我们开出租车的,以前没有回头客这个说法,转来转去,搭上谁就是谁。有了这个平台,就有了很多回头客,这在以前是没法做到的。”车队内一位司机感慨地说。
“我开了15年出租车,行业基本没有什么变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也不高,组成一个高水准的车队,对出租车行业也是一种提升。” 蒋烨说。2012年3月V车队成立时,只有几个人几辆车,现在不同公司150多辆车加入。“这是一项事业,我们就是要集合杭州最好的的哥。”
车队现在拥有自己的预约平台,覆盖4G无线wifi,支持手机支付宝付款。蒋烨说,现在最要紧的是做好自己的公众账号,把约车平台做好推广出去。
装备不断升级
46岁的杭州的哥潘师傅,他的移动互联网生活始于去年6月份。“两个公司的人,在机场找出租司机,给我们介绍这个软件,当时听了还不大明白是咋回事。不是有礼品送吗?就扫描(二维码)安装上了”。
“刚开始,有的单子公司有奖励,补贴话费。一个月下来也能整个一两百话费,每个月打电话都够用了。”随着竞争加剧,“快的”和“嘀嘀”启动“烧钱血拼”模式,直接补贴司机和乘客。这让本来漫不经心、只想赚点电话费的潘师傅兴奋起来,“做一单生意,补你多少钱,这可是实打实的钞票。”
重视程度不一样了,设备自然就鸟枪换炮。原来的旧手机惨遭淘汰,潘师傅向记者展示专门用于抢活的“神器”,两部智能手机,一台移动路由器。被人夸赞“装备齐全”时,他颇不以为然。“我的装备算是差的,有人专门为了抢活,用NOTE3。我准备要买台平板电脑,专门用于抢活儿,网络已经换成4G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