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戈:许以高息的资金大部分都流入了房地产市场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觉得其实也很正常,央行不回应才不正常。这么多年来,我们央行现在在操作上面,透明性越来越大,而且它更多的需要和公众的沟通,而且的话它表达的也是很合乎逻辑的这样一种态度。一般来说,在春节前,会投放一些货币。那么在年后回收一些货币,它这个解释应该是没有问题。
有的时候,一些理财的机构给你打电话,告诉你有一个产品,可以给你10%左右的利息,那这说明的确有人非常地缺钱,要不然他不会拿这么高的利息来吸引你。但是我们返回来一看,如果是一个正常的工厂,或者是你开一个餐馆旅店,你能够挣到这个钱去偿还这么高的利息吗?不太可能。那么通常情况下,这些钱可能就进入到了房地产市场。在很多的情况下,我们很多的钱为什么有那么高的利息,然后大家会觉得紧张?是因为有很多的机构、很多的公司,他看重是什么?是房地产还会不断增值。比如说有的人拿自己的房子去抵押,拿那一笔钱干嘛去了?去买新房子去了。或者有的犯罪分子搞POS机去刷现,那么有的人刷出来的现金去买房子了,那么有的人去拿自己的手表或者珠宝去典当,然后拿那钱买房子去了。
再有,互联网金融还有点儿像邮储银行,就是它不具备贷款的功能,它不是一个完整的银行,就像一个零售机构,或者是像一个供销社,把农民的粮食收起来,收上来以后给国家粮库,粮库怎么去干是另外一码事,实际上最后那个钱还是回到银行。所以你不能说互联网金融就取代了银行,它冲击的是银行的利润,是银行利润最后的那一部分,是活期存款,这一块对银行是有影响的。
屈宏斌:还是中性偏紧的市场流动性的格局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这么多钱去了哪里呢?一个是我们有很多的在建项目,尤其是一个基建项目,那么这种资本密集型的吸收了很多的资金,那么这些资金的融资的需求还是比较大。另外一方面,比如说一些企业,即便是有些产能过剩,那么这些企业、这些行业,它为了维持自己的运转,它可能也必须需要一些再融资的一些钱,所以这些其实再融资的需求,客观来讲还是比较强的。那么这样的话,即便是从流动性的供给方面来说,看起来比较充裕,但是相对这种比较强的需求来讲,应该来说,还是中性偏紧的这么一个,市场流动性的格局。
吴庆:未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 银行躺着赚钱的时代将终结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因为互联网金融,它也是我们金融体系的一部分。而且互联网金融现在能够吸收钱,但是它自己并没有把钱送到最终需求者手里的通路。他只能把钱交给金融机构,比如说交给天虹基金,然后天虹基金拿着这个钱到货币市场上去运作,最后把这个钱还是交给了银行,然后银行拿着这个钱去放贷。
互联网金融这故事其实跟美国曾经发生的事情非常接近,美国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之间,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当时是那个时代是美国的利率市场化的时代,当时出现了一种产品,叫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从分割了银行的存款,原来去存到银行里头的钱,现在存到货币市场基金了,然后基金把这个钱再转手,还是用到这个货币市场上,然后它获得一个利差,高额的利差里头有一大部分返还给存款者,所以存款的人就愿意买货币市场基金了,而不愿意存款了。而这样的结果是,美国的银行业遭遇了巨大的困难,以前他们也曾经享受过我们的银行现在享受的那个3个百分点的利差,就是我们银行躺着赚钱的时代,他们也曾经躺着赚钱,但是有了货币市场基金以后,他们的那种好日子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了。逼着这些银行要去维护他的利差,他的利差缩小到甚至不到1个百分点。现在中国在发生的这个故事跟美国人的故事非常的相近,所以我们要预测中国的未来,我觉得完全可以参照美国那个版本。有一点我们是可以预测的,就是银行的3%的那个利差,就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