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住神经猫》为什么能红,能红多久?
在一大波游戏制作人看来,创造出千万市值的《围住神经猫》,的确是“万万没想到”。
有游戏制作人直言,从游戏设计的角度看,《围住神经猫》更多偏向于社交而非游戏。“如果不是能够在朋友圈晒成绩,你还会玩《围住神经猫》么?重点在于晒,而不是玩。”
业内表示,早在“神经猫”之前,借助朋友圈“晒成绩”的“现象级”应用不计其数。从进入无限循环的《2048》,朋友圈的头像都换成一家亲的《脸萌》,以及可以不断秀智商的《别踩白块》、《小青蛙过河》、《小苹果》、《一个都不能死》等游戏都犹如风一般来,风一般走,不在朋友圈带走一片云彩。
追溯到6年之前的社交游戏《开心农场》,曾引发了全国劲吹一阵“偷菜风”,居然还顺势带动了实体菜地的“种菜热”。无奈抵不过时间的推移,“菜地”已然荒废,这款游戏也就只能停留在玩家们“深深的脑海里”。
在上海坐拥一家游戏公司,游戏界业内人士葛斌虎对此认为,“现象级”应用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期越来越常见,但很多高人气游戏却很难逃脱“一把火就死”的窠臼。
据了解,像之前火极一时的《你画我猜》,虽然以1.8亿美元的高价被Zynga收购,但互联网的瞬息万变,《你画我猜》终究还是销声匿迹了。而另一款刷屏应用《百度魔图》,即使诞生于巨头的肩头,但也难逃最终的没落结局。
不过,业内人士同样也指出,一款游戏需要考虑的是用户留存率、活跃度、生命周期,但是社交APP就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数据和流量才是王道。“有时候,光是朋友圈的‘爱攀比’就能成就一个游戏。”
爆红小游戏能不能赚钱?“速热速死”是痛点
对于“现象级”应用的发展轨迹,游戏创业者已经深谙其“赚快钱”的盈利模式。业内人士表示,对一款手游来说,有迹可循的商业模式就是从圈用户到圈流量再到圈钱。
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网传将于8月份卷土重来、重新登陆APP store的小游戏新版“Flappy Bird(飞扬的小鸟)”。据媒体报道,早前这款游戏每天能为游戏开发者阮哈东带来5万美金的营收。
“很多游戏本身不赚钱,但因为游戏引来了惊人的流量,一旦打开了广告渠道,每天靠内置的植入广告在家数钱也不是没可能。再不然就是以好口碑吸引大鳄们的目光,等着‘被收购’。” 一位业内人士直言不讳,目前这些游戏的盈利模式还很匮乏,还主要集中在依靠植入广告、付费软件、内购赚钱,以及靠数据变现等盈利方式。
还有业内人士建议,“开发周边实物产品。”例如,可以发布公仔、服装等衍生产品,甚至是一些相关主题硬件等。
不过,在移动应用还在推崇免费的阶段中,增值付费虽不失为增收的好办法,但却是一招险棋。
“《2048》、《Flappy Bird》、《围住神经猫》,在我看来都是营销得比较成功的游戏。”任职于一家手游公司研发团队的兰先生坦言,一款应用得到快速传播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简单、富有挑战性、能够分享、加载速度快、有互动机制,并且看起来还要有那么一点让网友们喜闻乐见的“脑残”。但同时,业内指出,那些霸占朋友圈的“神经猫们”生命周期都不长,总会被模仿,新的出来,旧的很快就被遗忘,如何摆脱“命薄”魔咒,是国内手游从业者该反思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