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众瞩目中启动的沪港通,自11月17日正式开通后却逐日降温。截至昨日,沪港通已经推出四天,成交额也持续减少,南北向每日额度的使用率均有所缩水。据港交所数据显示,沪股通与港股通昨日买入成交额分别下滑至为23.1亿港币和2.82亿港币。
昨日,中信证券浙江首席投资顾问钱向劲对商报记者表示,成交的持续下滑,说明投资者的热情已经降温,而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则在于沪港通推出的利好预期被提前透支太多。
尽管沪港通开通首日外资对A股兴趣浓厚,但这一盛况可谓昙花一现。截至昨日,沪港通已经推出四天,成交额逐日递减,南北向每日额度的使用率均有所缩水。
在业内人士看来,沪港通交易额度的持续萎缩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有分析师认为,从今年4月开始,两地监管层就已经明确筹划该项政策,导致沪港通利好早就被兑现甚至透支。同时,面对新的交易市场和环境,部分投资者仍然没有做好准备。另外,目前参与沪港通的成本相对较高,因而市场的观望情绪仍然较重。
沪港通开通后遭遇“北热南冷”,市场对于沪股通的反应明显比港股通热烈。
对此,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分析,首先,参与港股通的境内投资者仅限于机构投资者及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这一门槛限制将内地大部分的散户挡在了沪港通的门外;其次,当前港股市场处于震荡调整阶段,投资者看不清趋势就会比较倾向于选择观望;第三,内地股民对港股缺乏了解也成了“拦路虎”。
“沪港通”开通后,市场连续三天收跌,昨日沪指也仅上涨0.07%,于是一些悲观情绪又开始重现。对此,中信证券浙江首席投资顾问钱向劲认为,随着投资者认识的提高,沪港通额度的使用率可能会有所提高,但这还需要一些时间。目前来看,沪港通平稳开通后,投资者多了一个投资渠道,就算目前额度使用率不高,但也不能简单理解成利好出尽。至于大盘,尽管短期内有所震荡,但也不太可能出现暴跌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