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最近杭州两起案件均涉及P2P网贷平台负责人卷款跑路
money.hangzhou.com.cn  2014年05月16日 07:15:19 星期五  来源:杭州日报

    在市区高档写字楼租个办公场地,打着投资“资产抵押包”的名义,开出高达20%的年收益率,一些P2P网贷平台吸引了大量普通投资者的参与。最近,杭州市公安机关先后受理两起群众报案,均涉及P2P网贷平台负责人跑路、投资者的钱无法追回。

    “这两起案件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目前很多P2P网贷平台有这个嫌疑。”杭州市公安经侦大队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此之外,还有一些P2P网贷平台涉嫌诈骗,性质更为恶劣。

    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诈骗

    P2P网贷平台频现跑路

    昨日,在杭州吴山广场,省公安厅与杭州市公安局联合开展“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在今年的宣传活动中,P2P网贷平台开展非法集资活动成为新的风险提示点。

    经省公安厅的排查,全省有各类P2P网贷平台87家,其中10家因涉嫌非法集资犯罪活动被立案侦查,比较典型的有衢州的中宝投资、宁波的阿拉贷、湖州的家家贷、绍兴的力合创投等案件。其中,中宝投资案件涉及30余个省市、1600余名投资人,目前尚有1100余名投资人3亿余元本金没有归还。

    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总队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上述10家外,目前还有一批网贷平台正在侦查阶段。这些案件主要是两类违法情形,一是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类网站偏离了撮合中介的本质,通过高息吸收公众存款,建立资金池,再高息放贷给企业或个人,从中赚取利差。第二类是涉嫌诈骗,这类网站伪造一个投资项目,实际只是骗取公众信任,骗得一定资金后就卷款跑路。

    赚手续费可以,赚利差不行

    监管要求P2P只能做“媒人”

    近两年,在互联网金融浪潮的推动下,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迅猛,新开设的P2P借贷网站数量和贷款规模一直呈现飙升态势,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P2P网站已经达到数千家。

    由于进入门槛极低,这个行业鱼龙混杂。自去年下半年以来,P2P网贷平台的倒闭潮开始出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出现的问题平台已经超过40家,而在2013年共有75家平台发生倒闭和无法提现等状况。

    前不久,深圳“旺旺贷”上线5个月后一夜失联,疑为诈骗,涉及数百位投资者共计两千万资金。因为部分“旺旺贷”投资者是通过百度推广接触到这家网贷平台,4月28日,百度宣布清理不良P2P网贷平台。截至5月6日,目前下线的P2P网贷平台已经超过1000家。

    分析人士表示,在经历了前期超常规发展后,目前P2P行业正经历加速洗牌阶段,预计年内或有上百家机构倒闭。

    事实上,监管部门已经开始介入。4月21日,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发布《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刘张君表示,银监会已启动P2P监管细则的研究工作,作为一种新兴金融业态,在鼓励其创新发展的同时,要明确四条边界:一是要明确平台的中介性质,二是要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三是不得将归集资金搞资金池,四是不得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根据银监会划定的这四条红线,监管就是要求P2P回归中介本质,只做资金出借方和需求方的撮合中介,不搞资金池,只赚手续费不赚利差。

    知道“钱去哪儿了”才能规避风险

    尤其是要当心那些收益特别诱人的

    什么样的P2P网贷平台是危险的?

    根据杭州市公安局提供的信息,目前涉案的P2P公司往往是以开展P2P网贷为名,以高息为诱饵,通过公司账户或公司工作人员账户吸收资金。投资者防范此类平台的方法是,调查其是否按规定仅从事中介业务、借款信息的真实性、出借资金是否设立有效的资产担保、出借资金流转方式是否安全。

    记者了解到,用房产、豪车作抵押是目前P2P网贷平台的普遍做法。多数P2P公司以有足够的资产作为抵押来保证最终收益,但事实上从目前已经出事的P2P平台来看,所谓的抵押物并不靠谱。此前,浙江公安梳理衢州中宝投资P2P网贷平台时发现,其发布的5000余份贷款协议,90%以上的贷款项目的抵押物是虚构的。

    上述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总队负责人指出,资金是否失控是一个可靠的判断方法,如果投资者无法控制资金的进出,就要提高警惕。“信息不对称是P2P平台的最大风险之一,如果投资者不能确定钱投向了哪里,即使这个网站是合法合规的,也应当谨慎避开。”

    一位银行资深理财人士同样建议投资者不要盲目投资P2P网贷平台,尤其是要当心那些收益特别诱人的。他告诉记者,很多P2P网站玩的是借新还旧的游戏,“这么高的收益,哪个行业能够做到?有些就是拿投资者自己的钱去支付利息。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投资者可能无法追回资金,因为钱并不是投资到哪个项目上去了,而是用来支付利息了。”

作者:记者 朱雪利    责任编辑:罗迪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关键字:  
 
-前两年养海参的今年改养紫菜了
-融创中国或将成为绿城最大股东
-4月住户存款流失1.23万亿元
-来杭培训的非洲官员考察我市引智基地
-打着高息幌子的P2P网贷平台风险大
-传融创中国(01918-HK)酝酿收购绿城中国(03900-HK)
-银行同业业务风险凸显 整顿大幕即将拉开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社保
-超七成消费者不知“万用插座”被禁4年
-大盘激情消退,又挺不起腰杆了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