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年中“大考”对于银行来说,似乎没有往年那么紧张。随着近期央行定向降准,市场流动性较充足,银行主动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动力已大大下降。眼下,收益率“破6”的理财产品成了投资者争抢的“香饽饽”。
如果想找到更高收益率的产品,只能将目光投向中小股份制银行或城商行了。
大银行难寻收益率破6%的理财
热衷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郭女士最近发现,虽然已到6月底,可收益率超过6%的理财产品实在太少了,即使有,也很快就被抢光了。本以为在年中可以顺利买到高收益产品的郭女士,失望地感叹,“去年这个时候,银行理财收益普遍超过6%,有的都快到7%了,可今年等了一个月,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也没出现。”
往年每到年中,银行都会掀起一股揽储狂潮,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会节节攀升,而此时也正是理财投资者们忙碌“打高收益”的时候。不过,今年6%以上的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已经算稀缺资源了。
记者注意到,目前大多数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均在5.5%到6%之间,虽然比上周略高,但预期收益超过6%的理财产品凤毛麟角。
而在不少银行的理财产品列表中,收益率6%的理财产品还被要求高门槛。“现在很多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抢不到。”郭女士说,好不容易看上一款产品,门槛却在20万元金额以上。
中小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或有高收益产品
实际上,进入5月份,不少银行就先行开始揽储,一些小型银行还曾与P2P公司合作,将贷款打包成为产品放在P2P网站上,以此获得流动性资金。“之所以此前银行开始备战揽储,是因为当时银行并不清楚央行究竟要如何做。有了去年钱荒的经历,大家觉得有总比没有好。”某银行业内人士坦言。
针对今年年中理财产品收益走低的疑问,业内普遍认为,主要是因为央行的微刺激政策。“今年上半年的两次定向降准,为市场补充了上千亿元的资金,让银行体系中的资金充裕起来。银行没必要大幅提升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来吸引资金。”某银行理财师表示。
尽管降准释放了资金流动性,但临近年中考核,与国有大行、上市股份制银行不同,未上市中小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的揽储压力依然较大。
业内人士认为,国有大行与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的收益率之所以不一样,跟各家银行的客户资源有很大关系。对一些小型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来说,客户资源相对较少,必须通过高收益理财产品来吸收存款。
另外,不仅是银行理财产品表现平平,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在下滑,仅少数维持在5%以上。在互联网“宝宝”收益率集体走下坡路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仍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特别是对流动性要求不高的投资者,不妨多比较中小银行的中长期理财产品,或许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