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国进口奶粉仅仅是14万吨,而今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已大增至68万吨。而中国生鲜奶总产量增长率,2008年为0.87%,2009年为-0.98%,2010年为1.56%,2011年为2.1%,2012年为1.5%。
同时,中国奶价高也是产生进口奶粉依赖的原因之一。根据美国农业部奶牛业经济学家设计的一个反映售奶价格与饲草料价格关系的指数(相当于猪粮比),今年5月中国奶价/饲草料价比值指数为1.6,远低于2.5的合理值,对奶牛业发展相当不利。
原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加,传导到终端产品,使生产商积极性受挫,也吓着了消费者。此前,本报有调查显示,在杭州市场,进口常温奶的价格已经接近、有些甚至低于国产常温奶,消费者选择进口奶也就顺理成章了。
乳制品本应具备低价多销的属性,高成本高价格就预示着消费市场不能扩大甚至萎缩,这也预示着在国际化的今天,中国乳业竞争力在降低。
然而,据荷兰合作银行统计,中国国内乳品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以液态奶当量计算,从2008年的5%以下扩大到2012年的15%左右,预计2014年还将扩大到17%-18%。
资本已经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今年7月,马云联合发起的云锋基金投资伊利子公司畜牧公司,近期又传出许家印先后在内蒙古和张家口考察牧场、奶源基地的消息。
但现在已经不再是只要是奶就有人喝的时代。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巡视员高伏此前表示,目前中国乳制品行业在产业结构合理性上有过剩表现,高端、低端及不同品种、新产品在满足消费结构升级方面不能完全适应。
在消费结构方面,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是,很多消费者已经不再泡奶粉,而是选择液态奶,特别是巴氏冷鲜奶。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在乳制品工业年会报告中就建议,以全脂奶粉、脱脂奶粉为主的企业应尽快向液体乳产品转换,城市型乳企要扩大低温产品生产,重视乳饮料等产品的发展,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